目前艾滋病仍难以完全治愈,但有通过长期抗病毒治疗实现病情长期稳定控制的案例,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疾病,病毒主要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中的CD4+T淋巴细胞,导致免疫功能逐渐丧失。虽然目前还没有彻底根治艾滋病的方法,但随着医学的发展,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艾滋病的治疗局面。通过联合使用多种抗病毒药物,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使患者体内的病毒载量降低到检测下限,免疫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和重建,从而延缓疾病进展,减少艾滋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让患者能够长期带病生存,过上接近正常的生活。例如,一些患者在接受规范治疗后,能够正常工作、学习和社交。然而,一旦停止抗病毒治疗,病毒很可能会再次大量复制,免疫功能又会遭到破坏,病情复发。并且,抗病毒治疗也可能伴随着一些药物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不适、肝肾功能损害等,需要医生密切监测和调整治疗方案。
在日常护理方面,艾滋病患者要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服药,不得擅自停药或换药,以确保抗病毒治疗的效果。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新鲜蔬菜水果等,增强身体抵抗力。适度锻炼,如散步、瑜伽等,但要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因为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更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定期到医院复查,监测病毒载量、CD4+T淋巴细胞计数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