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传染科

乙肝什么时候没有传染性

医生头像

赵金秋 副主任医师感染中心

三级甲等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乙肝是否具有传染性需从两个方面分析,如果乙肝病毒DNA为阴性,或者是乙肝病毒离体一周以上的情况,都可能会失去传染性。
1、乙肝病毒DNA为阴性:乙肝病毒DNA为阴性时患者通常不具有传染性。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是血液、母婴、性接触传播,乙肝患者在达到抗病毒治疗后要及时积极配合抗病毒治疗,一方面可以控制病情的恶化,另一方面也可以预防乙肝病毒的传播。高风险患者可以通过接种乙肝疫苗来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情况。一般情况下,乙肝DNA定量检测是衡量人体内病毒含量的一个重要指标,DNA定量值越高,说明病毒的繁殖能力和感染力就越大,所以乙肝病毒DNA阴性患者也需要定期进行检查,避免出现异常情况。
2、乙肝病毒离体一周以上:乙肝病毒在离开人体一周到半年后可能会丧失传染性,乙肝病毒对外界有很强的抵抗力,一般对热、低温、紫外线等都有一定的抵抗力。如果乙肝病毒在血液和体液中,在离开身体后,还可以生存很长一段时间,一般温度低于37度,可以生存七天,温度低于30-32度,可以生存半年,建议患者不要进入人群密集的地方,以免引起密集型感染。
急性乙肝可以通过自身的免疫功能来清除病毒,如果已经发展为慢性乙肝,应针对乙型肝炎病毒进行治疗,用注射的干扰素来抑制病毒发展,如注射用人干扰素α2b、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等药物,也可以使用口服药物,如恩替卡韦片、复方甘草酸苷片等,帮助延缓病情发展。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