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间左侧下腹靠近胯骨处疼,可能是子宫内膜异位症、附件炎、左侧输尿管结石、肠道功能紊乱、卵巢囊肿蒂扭转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
1.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如左侧卵巢、输卵管或盆腔腹膜等。月经期间,异位的内膜组织也会像正常内膜一样对激素变化产生反应,发生充血、出血,刺激周围组织和神经,导致左侧下腹靠近胯骨处疼痛,疼痛程度多较剧烈,且可能随病程进展逐渐加重,还常伴有痛经、性交痛、不孕等表现。可口服短效避孕药如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抑制卵巢功能,减少雌激素分泌,使异位内膜萎缩;孕三烯酮胶囊,抗孕激素、抗雌激素,缓解疼痛;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通过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降低雌激素水平,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定期复查。
2.附件炎:左侧输卵管或卵巢发生炎症,多因细菌感染,如经期卫生不良、同房不洁等。炎症刺激左侧附件组织,在月经期间,由于盆腔充血,会加重炎症部位的疼痛,表现为左侧下腹靠近胯骨处隐痛或胀痛,可伴有白带增多、异味等症状。可口服左氧氟沙星片,抗菌谱广;盐酸多西环素片,对多种病原体有效;同时配合甲硝唑片,抗厌氧菌感染,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治疗期间禁止同房。
3.左侧输尿管结石:结石在左侧输尿管内移动,刺激输尿管平滑肌痉挛,引起疼痛。月经期间,由于盆腔充血、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可能会使输尿管平滑肌更加敏感,加重疼痛。疼痛多为绞痛,可向会阴部放射,常伴有血尿、尿频、尿急等症状。可根据结石大小选择治疗方法,较小结石可多饮水、多运动,促进结石排出,也可口服排石颗粒,通淋排石;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松弛输尿管平滑肌,利于结石下移;疼痛剧烈时可使用双氯芬酸钠栓剂,塞入肛门止痛,但需在医生评估后使用,排除其他禁忌证。
4.肠道功能紊乱:月经期间,女性体内激素水平波动,可能影响肠道蠕动和消化功能。如出现便秘或腹泻,肠道积气、痉挛,可导致左侧下腹靠近胯骨处疼痛,疼痛性质多为隐痛或胀痛,常伴有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可调整饮食结构,多吃蔬菜水果、易消化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可口服益生菌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调节肠道菌群;马来酸曲美布汀片,调节肠道运动;健胃消食片,促进消化,缓解症状。
5.卵巢囊肿蒂扭转:左侧卵巢有囊肿,且囊肿蒂较长,在体位突然改变或子宫位置变化时,如月经期间活动较多,可能发生囊肿蒂扭转。扭转后囊肿缺血、坏死,刺激周围组织,引起剧烈疼痛,常为突然发作的绞痛,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一旦确诊需立即手术治疗,切除扭转的囊肿,药物治疗一般无效。
使用上述药物时务必谨遵医嘱。日常护理要注意经期卫生,勤换卫生巾;避免经期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注意腹部保暖;保持心情舒畅;饮食均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和超声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