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皮肤性病科

耳垂后面长个疙瘩怎么回事

医生头像

周怡 主治医师皮肤性病科

三级甲等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耳垂后面长个疙瘩可能是由于虫咬、皮脂腺囊肿、毛囊炎、疖肿、脂肪瘤等多种原因引起的,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1、虫咬:如果耳垂的后方遭到蚊虫的叮咬,这可能会引发局部的虫咬反应,并可能导致形成疙瘩,可以按照医生的建议,可以考虑使用风油精、花露水等药品进行辅助治疗,并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前往蚊虫密集的区域。
2、皮脂腺囊肿:皮脂腺囊肿的形成是因为皮脂腺的排泄管被堵塞,导致皮脂腺的囊状上皮被不断增长的内容物所堵塞和扩张,从而产生了潴留的囊肿。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耳下有一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样肿物。对于无明显症状的皮脂腺囊肿,治疗是可以省略的。对已形成囊性病灶者,可采用冷冻法或激光法去除囊内组织。对于表现出症状的皮脂腺囊肿,建议采用手术方式进行切除。
3、毛囊炎:毛囊炎描述的是毛囊出现的炎性反应,这种反应是由细菌、真菌等多种病原体侵入毛囊所导致的。当患者的耳垂后方出现毛囊炎症状时,其局部皮肤可能会呈现红色的丘疹,并伴有瘙痒和触摸时的疼痛,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建议患者在医生的建议下,涂抹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药物于患病部位进行治疗。
4、疖肿:疖肿是由细菌感染导致的,影响人体皮肤的单个毛囊或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这种感染很容易在人体的任何含有毛囊的部位发生。建议患者在医生的建议下,采用鱼石脂软膏、青霉素V钾片等药品进行治疗。此外还需要配合中药内服外敷以及刮痧治疗,以减轻炎症程度及改善皮损外观。在必要的情况下,患者也可以选择使用超短波或红外线理疗等治疗手段。
5、脂肪瘤:脂肪瘤是软组织中常见的良性肿瘤,其形成原因是正常的脂肪样组织累积。临床上可以根据其位置分为腮腺内脂肪瘤和外脂肪瘤两类。当患者的耳垂后方出现脂肪瘤,可能会导致局部肿块的形成,这些肿块通常与其周围的组织有明确的界限。临床上可以采用外科手术进行处理。当脂肪瘤体积过大并对周围的神经或器官产生压迫时,可以考虑进行手术切除。
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建议患者特别关注耳垂后方的清洁和护理工作。若发现有明显耳内疼痛、刺痛或刺痛感时,应到医院就诊。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