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抓痒就起很多疙瘩,可能是荨麻疹、人工性荨麻疹、湿疹、疥疮、痒疹等所致,建议及时就医诊治。
1、荨麻疹:因食物(如海鲜、牛奶、鸡蛋等)、药物(如青霉素、磺胺类等)、吸入物(如花粉、尘螨等)、物理因素(如冷、热、日光、摩擦等)或精神因素等诱发。机体接触过敏原后,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介质,使皮肤血管通透性增加,搔抓后局部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风团样疙瘩,此起彼伏,瘙痒剧烈。可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抗组胺药。
2、人工性荨麻疹:也叫皮肤划痕症,多因皮肤受到搔抓、摩擦等机械性刺激后,肥大细胞释放血管活性介质,导致皮肤出现线状风团样疙瘩,瘙痒明显。常与体质、精神因素等有关。可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非索非那定等。
3、湿疹: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如皮肤干燥、接触过敏原(如洗涤剂、某些金属等)、精神压力等。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炎症细胞浸润,搔抓后可使局部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多形性皮疹,表现为很多疙瘩,瘙痒难忍,搔抓还会加重病情并导致皮肤苔藓化。可外用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乳膏、地塞米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
4、疥疮:由疥螨寄生在人体皮肤表皮层内引起。疥螨在皮肤薄嫩处活动、产卵,其排泄物和尸体可导致皮肤过敏反应,搔抓后出现丘疹、丘疱疹、隧道样皮损等疙瘩,瘙痒在夜间加重,常伴有家庭成员间相互传染。可外用复方硫黄乳膏、林旦乳膏、克罗米通乳膏等,同时对衣物、被褥等进行彻底消毒,密切接触者需同时治疗。
5、痒疹:病因复杂,可能与昆虫叮咬、胃肠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神经精神因素等有关。搔抓后皮肤出现坚实的丘疹、结节样疙瘩,多分布于四肢伸侧、腰部、臀部等,瘙痒剧烈,常因搔抓导致皮肤破损、继发感染。可外用卤米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倍他米松乳膏等糖皮质激素。
一抓痒就起很多疙瘩可能是多种皮肤性病科原因导致的,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详细检查,如血常规、过敏原检测、皮肤病理检查等,以便明确病因并采取恰当治疗,避免延误病情,防止皮肤进一步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