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皮肤性病科

脚后跟起了个大水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医生头像

周怡 主治医师皮肤性病科

三级甲等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脚后跟起了个大水泡一般和局部摩擦、真菌感染、湿疹、接触性皮炎、卫生习惯等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了解具体情况。
1、局部摩擦:长期走路或穿着不合脚的鞋子,尤其是鞋子质地较硬或尺码较小时,会导致脚后跟的皮肤受到摩擦,进而产生水泡。摩擦不仅会引起水泡,还可能伴随红肿、疼痛等不适症状。
2、真菌感染:脚部长期处于潮湿状态,容易诱发真菌感染,如足癣。真菌感染会导致脚后跟皮肤受损,出现水泡、脱屑、干裂、瘙痒等症状。足癣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平时应注意避免和家人共同使用拖鞋、洗脚盆等用具,以防传染。
3、湿疹:湿疹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的皮肤疾病,可能由多种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引起。脚后跟部位的皮肤如果长期处于闷热、潮湿的状态,或接触到某些致敏物质,可能引发湿疹。湿疹会导致脚后跟出现丘疹、丘疱疹等,进而形成水泡,并伴有明显的瘙痒感。
4、接触性皮炎:穿着新鞋或新袜子后,可能对局部皮肤造成刺激,引发过敏反应,导致接触性皮炎。接触性皮炎会导致脚后跟出现水泡样皮疹,严重时还可能引发肿胀和大型疱疹。
5、卫生习惯:卫生习惯差,每日对脚部的清理不到位,可能导致脚后跟皮肤破损,进而引发感染,产生水泡。
需注意保持脚部清洁干燥,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状态。选择合脚、舒适的鞋子,避免穿着过紧或质地过硬的鞋子。
如需治疗,应根据具体原因遵医嘱针对性进行。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