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血是中医治疗的一种方法,主要是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或体表的小静脉来释放少量血液,以此来缓解患者的症状。放血疗法最早见于《内经》,以后历代医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应用,尤其在临床上得到广泛运用。放血具有多种功效,包括解表清热、活血化瘀、开窍和消肿止痛等,能够促进气血的流动,当气血流通顺畅时,通常会让身体感到轻松愉快,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放血的技术有很多种,例如使用三棱针进行放血,或者选择梅花针进行叩刺。其中以使用三棱针最为常用,且疗效较佳。三棱针通常用于点刺放血,通常会选择的穴位包括十宣穴、十二井穴、耳尖,以及头面部的攒竹穴、太阳穴等。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损伤以及跌打损伤所致的局部肿胀、出血及瘀血,还用于外伤后血肿、骨折脱位引起的皮下积血。放血疗法的应用范围通常相当广泛,对于有实热证、瘀血或疼痛症状的患者,通常可以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放血治疗,如高热、昏厥、咽喉肿痛、目赤肿痛、疮疡初起、头痛、急性腰扭伤、肢体关节麻木疼痛等症状。
若出现前述的不适症状,务必避免在家里进行自主放血,以防产生不良影响。建议前往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并请医生进行放血治疗的可行性判断。放血后最好不要马上服用止血药或输血。另外,对于身体较为虚弱、处于孕期或有出血风险的人群,放血并不是一个合适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