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普通阴道炎在来月经后有可能会自愈,但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阴道炎是阴道黏膜及黏膜下结缔组织的炎症,主要是由细菌、真菌、滴虫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的。月经期间,由于阴道内的血液流出,会对阴道环境产生一定的冲洗作用。而且,月经血的酸碱度可能会对病原体的生长繁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于一些比较轻微的阴道炎,如阴道局部的菌群失调导致的炎症,在月经的冲洗和自净作用下,有可能会恢复正常的阴道菌群平衡,从而使炎症自愈。
然而,对于大多数阴道炎来说,月经并不能使其自愈。因为月经期间,女性的身体抵抗力会下降,而且卫生巾的使用会使阴道局部环境更加潮湿、闷热,这种环境反而更有利于病原体的生长。例如,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月经期间如果没有得到治疗,白色念珠菌可能会继续繁殖,炎症不仅不会自愈,还可能会加重。另外,滴虫性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病也通常需要通过药物治疗才能彻底治愈。
如果怀疑自己有阴道炎,即使在月经后感觉症状有所减轻,也建议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详细问诊、白带常规检查等方式确定阴道炎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如果是轻微的阴道炎,可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观察,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如勤换卫生巾、保持外阴清洁等。如果是比较严重的阴道炎,需要根据病原体类型使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如甲硝唑治疗滴虫性和细菌性阴道病,克霉唑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要严格遵医嘱进行治疗和复查,避免阴道炎反复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