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房间隔缺损小于5mm,一般有自愈的可能。
房间隔缺损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是原始房间隔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导致左、右心房之间遗留孔隙的一种疾病。房间隔缺损的婴儿通常会有容易感冒的情况,但并不会导致其他症状,活动也不受限制,到了青年时期,才可能出现气促、心悸、乏力等症状,40岁以后,症状会逐渐加重。
如果婴儿通过视诊、触诊、听诊、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心脏彩超、心电图检查、右心导管检查等内容,被确诊为房间隔缺损,但平时并没有异常不适症状,缺损范围小于5mm时,则可以先观察,婴儿的房间隔缺损可能会在1岁左右自行闭合。但如果缺损范围大于5mm,则通常难以自愈,就需要在学龄前进行修补手术,来治疗房间隔缺损,可以直接缝合房间隔缺损的地方,如果无法直接缝合,则需要用心包片或涤纶补片进行修补。
另外,建议家长要注意婴儿的生活管理,在婴儿接触辅食后,要给婴儿提供营养丰富的饮食,从而给婴儿补充营养,提高身体免疫力,才有助于身体健康,促进自愈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