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风疹以后皮疹的特点是直径在2-3mm之间的浅红色的斑丘疹。部分患儿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导致皮肤坏死脱落。风疹属于丙类的传染性疾病,主要是通过呼吸道的飞沫来传播的。目前,风疹并没有特定的治疗手段,而是主要依赖对症疗法,大部分病患的预后都是积极的。
风疹轻症的患者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症状,但在某些情况下,最初并没有出现皮疹,只是开始出现上呼吸道的感染症状,如发热、咳嗽、咽喉疼痛、流鼻涕等。此外,还可能出现结膜充血和畏光等现象。在发热后的1-2天内,这些患者可能会出现皮疹,其主要症状是直径在2-3mm的淡红色斑丘疹。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大面积的皮肤发红,还有些患者可能会有针尖状的皮疹。这些皮疹最初会出现在脸部,然后迅速扩散到颈部、躯干和四肢。通常,皮疹在一天内就会影响全身,但手掌和脚底则不会出现皮疹。如果是重症的病例,就会发生高热惊厥、昏迷甚至休克,严重时会导致死亡。大概在2-3天后,皮肤上的疹子会逐步退去,除非伴随其他感染,否则不会出现色素沉淀或形成瘢痕,如果存在合并感染的情况,可能会导致色素沉淀。
为了预防风疹,应该尽量避免前往人流密集的地方,避免与风疹患者接触,而对于儿童和免疫系统较弱的群体,接种疫苗是一个有效的预防方法。在治疗上也需要根据病情给予对症支持疗法,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当患者体温升高时,应该增加饮水量,确保不出现脱水和电解质失调的情况。在日常饮食中,应选择清淡、易于消化且营养价值高的半流质食物或流食,并确保日常休息,避免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