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后面长了个包里面都是水,可能与皮脂腺囊肿、淋巴结肿大、疱疹感染、毛囊炎及疖以及外耳道炎症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根据原因遵医嘱治疗。
1.皮脂腺囊肿:由于耳后皮脂腺分泌旺盛且排泄受阻,油脂积聚形成囊肿,化脓后表现为包内含水。处理上,可遵医嘱使用头孢泊肟酯胶囊、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等药物消炎,必要时手术切除囊肿。
2.淋巴结肿大:局部炎症未及时治疗可蔓延至耳后淋巴结,引起肿大并可能含有脓液。治疗时,可遵医嘱选用阿莫西林胶囊、左氧氟沙星片、罗红霉素分散片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控制感染。
3.疱疹感染:长期耳后皮肤清洁不到位或受损,易遭疱疹病毒入侵,形成水疱状包块。治疗需抗病毒,可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颗粒、盐酸伐昔洛韦片、泛昔洛韦胶囊等药物,同时保持患处清洁干燥。
4.毛囊炎及疖:由细菌或真菌感染毛囊引起,表现为红肿包块,严重时破溃流脓。治疗初期可遵医嘱外用鱼石脂软膏、夫西地酸钠软膏、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抗炎,若脓肿形成,则需切开引流并继续抗感染治疗。
5.外耳道炎症:如外耳道湿疹、外耳道炎、外耳道疖等,也可能导致耳后鼓包含水。治疗需针对病因,湿疹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马来酸氯苯那敏片抗过敏;外耳道炎、疖则应用阿莫西林、阿奇霉素等抗生素,必要时辅以局部清洁和湿敷。
面对耳朵后面长包含水的情况,患者应避免自行挤压,以免加重病情或引发感染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