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皮肤性病科

蚊子咬了全身起大包

医生头像

周怡 主治医师皮肤性病科

三级甲等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蚊子咬了全身起大包,这可能是虫咬皮炎、荨麻疹、痒疹、过敏反应、继发感染等引起的。如果症状长时间未得到缓解,或者出现瘙痒和不适,建议尽快寻求医疗帮助。
1、虫咬皮炎:当皮肤受到蚊虫的叮咬或毒素的刺激时,可能会出现淤点、风团、丘疹或瘀斑等症状,患者会感到强烈的瘙痒感。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盐酸司他斯汀片、盐酸左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物,并同时使用醋酸泼尼松乳膏、复方地塞米松乳膏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
2、荨麻疹:蚊虫叮咬可能导致皮肤和黏膜暂时性地增加血管的通透性,从而引发局部的水肿现象。患者可能会突然感到皮肤发痒,并迅速在瘙痒的区域出现各种大小和形状的红色或苍白色的风团,这些风团的表面凹凸不平,呈现出橘皮状。在进行治疗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氯雷他定胶囊和盐酸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物。
3、痒疹:是一种炎症性皮肤疾病,其主要特点是风团样的丘疹、结节和强烈的瘙痒感,而蚊虫的叮咬、对食物的过敏以及遗传因素都可能是导致这种疾病的原因。患者的身体上可能会出现红色的风团状丘疹,这些丘疹的直径范围在1-2cm之间,形状可能是圆的或椭圆的,中心部位可能出现水疱,可能聚集在一起或以条状方式分布,通常不会合并。根据医生的建议,可以使用盐酸异丙嗪片、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等药物,并配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地奈德乳膏等外部药物进行治疗。
4、过敏反应:蚊虫叮咬是一种外来刺激,对于某些过敏体质的人来说,这种刺激可能引发强烈的免疫反应,导致全身多处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红肿、瘙痒的大包。建议遵医嘱使用盐酸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片、盐酸异丙嗪片等药物来治疗。
5、继发感染:如果被叮咬后未及时处理或抓挠导致皮肤破损,可能引发继发性感染。感染可能加重原有的炎症反应,导致红肿、疼痛等症状加剧,并可能扩散至全身其他部位。建议遵医嘱使用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药物。
患者应当前往医院的皮肤科进行检查,确保所有相关的检查都是准确的,并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局部或全身的药物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