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一般需要注射三针,才会在体内产生抗体,起到预防乙肝病毒的效果。
注射第一针乙肝疫苗以后,需要在注射后的一个月和六个月,注射第二和第三针乙肝疫苗,这种注射方式能够让绝大部分人群的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这种抗体能存在体液当中,当机体受到乙肝病毒的入侵,抗体就会立刻发挥作用,将乙肝病毒进行清除,防止机体发生感染。且不会对肝脏的功能造成损伤。
注射三针疫乙肝疫苗以后,绝大部分人群的体内都会产生乙肝表面抗体,但是由于个人体质的不同,少部分人群接种三针乙肝疫苗以后,并不会产生乙肝表面抗体,或者抗体滴度较低,起不到预防的作用。此时就需要再次注射,直到机体内的乙肝表面抗体达到正常水平。
另外乙肝疫苗注射成功以后,体内的抗体滴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一般5到10年以后,就起不到预防乙肝病毒的作用,如果受到乙肝病毒的入侵,就可能会患乙肝。因此接种乙肝疫苗以后,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进行抗体滴度的检测,一旦出现明显下降的情况,需要及时进行乙肝疫苗的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