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经湿热下注属于中医的辨证结果,是指湿热之邪入体蕴结于经脉所产生的一系列反应,治疗时主要以清泻肝火、清热除湿为原则,可选择饮食调理、中药治疗、针灸治疗等。
1、饮食调理:建议多吃一些清淡及水分量高的食物,例如蜂蜜、赤豆、薏仁、荷叶、扁豆、黑豆等,这类食物可单独煎水服用,也可以直接和米粥加在一起煲粥食用,可将体内的湿热排出体外,达到辅助治疗目的。
2、中药治疗:在中药方面可遵医嘱服用丹栀逍遥丸、龙胆泻肝丸、舒肝散等,这类中药具有清热利湿、除躁祛邪之功效,如因湿热证引起口苦、口舌生疮、头晕、耳鸣、心烦意燥等,可使用上述中药调理。
3、针灸治疗:主要是通过针刺相关穴位的方式来调节肝胆经,辅助缓解肝经湿热下注,例如针灸行间穴、太冲穴、中脘穴等,同时也可以针对三阴交穴、阴陵泉穴等部位进行针刺治疗。
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艾灸治疗法、拔罐治疗法、推拿治疗法等,具体应按照医生要求实施,以防操作不当影响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