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中医科

阴虚火旺按摩什么部位

医生头像

余晓阳 主任医师中医学

三级甲等重庆市中医院

阴虚火旺体质源于体内阴液亏乏,无法有效抑制阳气过盛,常见症状包括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夜间盗汗、心烦失眠等。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常选择按摩的部位包括太溪穴、涌泉穴、三阴交穴和劳宫穴、厉兑穴等,具有滋阴功效。持续不适应立即就医,以确诊病因,并遵医嘱进行治疗。
1.太溪穴:在脚踝后方凹陷处,是滋养肾脏的重要穴位,能滋阴补肾、增强男性阳气及强化腰部功能。对于阴虚火旺体质者,按摩太溪穴确实有助于滋阴降火。当施加压力时,患者会体验到麻木感并向上扩散至脚心;
2.涌泉穴:作为肾经首穴,位于脚底人字纹顶端,具有散热和激活作用,尤其适合治疗脚心发热和小便不利等肾经相关问题。涌泉穴按摩对阴虚火旺有益,能滋养阴液;
3.三阴交穴:三阴交穴位于内踝上3寸,胫骨后侧,隶属于脾经,有助于调和阴阳,缓解相关症状。三阴交穴具有健脾益血、具有调养肝脏和肾脏的功能,适用于调理脾胃虚弱及月经不调等问题。对于阴虚火旺者,按摩三阴交穴具有显著的辅助疗效,能增进症状缓解;
4.劳宫穴:劳宫穴位于手掌中心,即中指弯曲时与手掌相触点的位置。按摩劳宫穴有助于清心火,适用于缓解因阴虚火旺引发的心烦和失眠;
5.厉兑穴:位置在第二指的外侧,指甲角旁0.1寸,左右两穴坚持摁60下,每天早上跟晚上各一次,可以治疗阴虚火旺症。
此外,部分滋养型穴位,如太冲穴(肝经)、二马穴和足三里穴,同样适用于治疗此类阴虚体质引发的问题,但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摩。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