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内科

粒红比值减低常见于

医生头像

孙香兰 主治医师内科

三级甲等山东省立医院

粒红比值减低常见于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增生性贫血、脾功能亢进、红细胞增多症等疾病,需要对症治疗。
1、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放射线、化学物质刺激、免疫功能异常等因素容易诱发该病,导致患者出现疲乏、两下肢沉重、失眠和多梦等症状。对于可疑的致病因素,如放射线、化学物质等,应立即停止接触,同时采取无菌隔离措施,遵医嘱使用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来治疗。
2、增生性贫血:红细胞破坏加速或生成减少,而致外周血红细胞或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时称为增生性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还伴有活动后心悸气短。建议患者遵医嘱使用醋酸泼尼松片、注射用异环磷酰胺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可进行输血治疗。
3、脾功能亢进:血液系统疾病、感染、免疫力下降等因素容易诱发脾功能亢进,进而引起腹部不适。建议患者遵医嘱服用复方氨肽素片、泼尼松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可采用脾切除手术进行治疗。
4、红细胞增多症:血浆容量减少,使红细胞容量相对增多,进而引起该病,导致患者出现颜面及手足发红紫、头痛、头晕等症状,可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羟基脲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也可导致上述检查结果,建议患者尽快就医,完善血常规、红细胞生成素、骨髓穿刺等检查,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