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皮肤性病科

脂肪粒挑破了挤不出来

医生头像

周怡 主治医师皮肤性病科

三级甲等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脂肪粒挑破了挤不出来一般是由于脂肪粒位置较深、内容物过于浓稠、操作不当或脂肪粒本身性质特殊等原因。
脂肪粒,医学上称为粟丘疹,是一种起源于表皮或附属器上皮的潴留性囊肿,其形成原因可能是皮肤损伤后修复过程中产生的小囊肿,也可能与遗传有关。如果脂肪粒位置较深,位于皮肤较厚的部位或者在真皮层附近,用普通的方法挑破后很难将其内容物挤出。
另外,脂肪粒内的内容物主要是角蛋白等物质,如果这些物质过于浓稠,就像浓稠的米糊一样,不容易通过挑破的小口排出。在操作过程中,挑破的开口可能过小,或者没有对周围组织进行适当的挤压,也会导致内容物无法顺利挤出。还有一种情况是,有些类似脂肪粒的皮肤病变,如汗管瘤,外观上与脂肪粒相似,但内部结构不同,汗管瘤是由小汗腺导管分化而来的良性肿瘤,其内容物不是像脂肪粒那样容易挤出的角蛋白。
自行挑破脂肪粒是一种比较危险的行为。因为在挑破过程中,皮肤表面的细菌很容易进入伤口,引起感染,可能会导致局部皮肤发红、肿胀、疼痛,甚至出现化脓等情况。如果想要去除脂肪粒,应该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脂肪粒的具体情况,如大小、位置、数量等,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于较小的脂肪粒,可能会使用消毒后的针具,在严格消毒的条件下将其挑破,然后轻轻挤出内容物;对于较大或者位置较深的脂肪粒,可能会采用激光治疗、电干燥法等医疗手段进行去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避免感染。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