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通常指核酸检测法。处于潜伏期时,核酸检测法可能出现阳性,也可能呈阴性。
核酸检测法是以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粪便等物质作为标本的试验方法,能够检测样本中是否存在病毒核酸,进而判断受检者是否感染病毒。
如果正处于潜伏期,核酸检测法的结果可能表现为阳性,也可能出现假阴性的情况。因为潜伏期以致病微生物侵入机体或对机体产生作用的时间为起点,在这个阶段,被感染者体内已经有病毒存在,通常可以通过核酸检测法检测到目标病毒的核酸,进而得到阳性结果。但是,在部分情况下,被感染者体内病毒载量较低,或样本物质内病毒载量偏低,核酸检测法可能无法准确地发现病毒,进而出现假阳性的结果。
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为例,当新型冠状病毒以飞沫、气溶胶等物质为载体侵入人体后,通常会开始大量复制,并侵及机体器官。此时,被感染者体内已有病毒存在,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通常会提示阳性。但是,如果被感染者体内病毒量较少,或采样部位不正确,受检样本中的病毒含量通常也比较低,检测试剂可能无法准确反应感染情况,进而出现阴性表达。
因此,如果受检者曾有感染病毒的高危行为,或已经出现疑似感染病毒的症状,建议在不同时间点多次进行核酸检测,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