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的主要传染源一般是登革热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播途径为蚊媒传播。患有该疾病后通常会表现为突起发热,伴随全身肌肉、骨、关节痛,以及极度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等症状。虽然登革热属于一种自限性的感染病,预后一般良好,但是如果病情较为严重,没有及时治疗,可能造成脏器功能衰竭、休克,甚至死亡。
该疾病的主要传染源通常是登革热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因为登革热患者在潜伏期末及发热期内均有传染性,在流行期间轻型患者和隐性感染者都具有传染性,可从此类人群的血液中分离出登革病毒,在被埃及伊蚊、白纹伊蚊等蚊子叮咬后将登革病毒进行传播,就容易导致他人受到影响,危害他人身体健康。
出现登革热后可及时休息,注意清淡饮食,做好对症治疗,比如存在发热的情况,可通过多喝水、温水浴、冰袋冷敷,以及温水擦拭腋下、颈部等处进行物理降温,起到退热效果。期间应做好隔离防护措施,如果病情发展严重或者症状持续不能缓解,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