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中医科

寒性体质的患者艾灸后晚上感到燥热怎么回事,怎么办

医生头像

余晓阳 主任医师中医学

三级甲等重庆市中医院

寒性体质患者艾灸后晚上感到燥热的原因包括艾灸激发阳气、气血运行加快、阴虚火旺、艾灸时间或穴位不当以及个体差异等,应及时就医,遵医嘱用药治疗。
1、艾灸激发阳气: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激发阳气的作用。对于寒性体质患者,艾灸后阳气被激发,在体内运行,可能会产生燥热感,这是身体阳气振奋、正邪交争的一种表现,一般属于正常的艾灸后反应,适当休息后多可缓解。
2、气血运行加快:艾灸可促进气血运行,寒性体质者气血相对不畅,艾灸后气血加速运行,身体各部位得到更多的气血濡养,新陈代谢加快,从而可能出现燥热的感觉,这也是身体在自我调节和修复的过程。
3、阴虚火旺:部分寒性体质患者可能本身存在一定程度的阴虚情况,艾灸后阳气生发,阴虚不能制阳,导致虚火上炎,进而出现燥热、口干咽燥、心烦失眠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天王补心丹等药物滋阴降火,缓解燥热不适。
4、艾灸时间或穴位不当:如果艾灸时间过长或选择的穴位过于温热,可能会使身体接受过多的温热刺激,导致体内阳气过盛,出现燥热。此时应调整艾灸的时间和穴位,避免过度施灸,一般艾灸时间以15-30分钟为宜,根据个人耐受程度适当调整,同时选择合适的穴位配伍,遵循中医的辩证施灸原则。
5、个体差异:每个人的身体对艾灸的反应不同,即使是寒性体质,由于个体的敏感度、基础代谢率等差异,也可能在艾灸后出现较为明显的燥热感。有些人对温热刺激较为敏感,少量的艾灸温热刺激就可能引起身体较大的反应,这种情况下可适当减少艾灸的频次和强度,循序渐进地进行艾灸调理。
艾灸后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但也不要过度保暖,以免加重燥热感。多喝温水,补充水分,促进新陈代谢产物的排出。饮食宜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温热、油腻、刺激性食物,以防助长体内燥热之气。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