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在疾病早期可能会出现肝大,随着疾病的发展,可能不会有肝大。
肝硬化由各种慢性肝病发展而来,该病的病理特点是肝细胞变性和坏死基础上发生的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及血管重建。如果患者处于疾病早期,可能会因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引起肝脏免疫反应,肝组织充血、水肿,进而导致肝大。
随着疾病的发展,肝硬化进入中晚期,患者发生假小叶时,此时肝脏的体积会明显缩小,通常不会出现肝大现象。尤其是发生再生结节和血管重建的患者,肝脏体积可能会进一步缩小。从慢性肝病发展到肝硬化通常隐匿,病程发展比较缓慢,所以存在慢性肝病的患者应定期随访。如果发现自身存在黄疸、消瘦、乏力等症状,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复方益肝灵胶囊、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恩替卡韦分散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具有保护肝脏细胞、抗病毒的作用。
平时应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休息,避免吃咸肉、酱菜、酱油、罐头食品、含钠味精等高钠食物,严禁吸烟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