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ALT偏低没有特别的临床意义,如果升高,可能会出现慢性肝炎、肝癌等肝脏疾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
一、AST、ALT偏低没有特别的临床意义
AST是指谷草转氨酶,ALT则指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两者都是反映肝功能检查的重要指标。且正常人的血清中AST、ALT的含量很少,正常值都是0~40U/L,AST、ALT偏低一般没有特别的临床意义,说明肝功能是比较正常的,一般不严重,定期复查即可,无需进行特殊处理。
二、AST、ALT升高容易引起肝脏疾病
但如果AST、ALT超过了40U/L,说明肝脏受到了一定的损伤,出现了肝细胞破裂的情况,AST和ALT容易向外部血液中释放,从而导致AST、ALT升高,可能会引起慢性肝炎、肝癌等肝脏疾病。
1.慢性肝炎:慢性肝炎是肝脏的一种慢性炎症,患者还可能伴有黄疸、肝区疼痛等症状,应该遵医嘱口服水飞蓟宾胶囊、茵栀黄口服液等药物治疗,终末期患者可考虑进行肝移植。
2.肝癌:如果肝炎继续发展导致肝癌,该疾病属于肝脏的恶性肿瘤,会引起严重的肝功能障碍,患者一般还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应及时进行肝切除术或者肝移植,后期辅以化疗、免疫治疗促进恢复。
伴有黄疸、肝区疼痛等症状,建议患者进行肝功能检查、腹部CT、肝活检等检查,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助于肝细胞的健康和维持肝脏的正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