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皮肤性病科

脚气的类型和治疗方法

医生头像

周怡 主治医师皮肤性病科

三级甲等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脚气指足癣。足癣的类型包括水疱型足癣、趾间糜烂型足癣、鳞屑角化型足癣、混合型足癣、体癣型足癣,建议及时就医采取日常护理、药物治疗、物理治疗。
1、水疱型足癣:多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常见的如红色毛癣菌等。真菌在脚部潮湿环境下繁殖,侵犯皮肤角质层,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在趾间、足底等部位出现散在或成群的小水疱,疱壁厚,内容物澄清,干燥吸收后有脱屑,伴有瘙痒。可外用抗真菌药,如酮康唑乳膏、盐酸特比萘芬乳膏、联苯苄唑乳膏,若瘙痒严重可口服抗组胺药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
2、趾间糜烂型足癣:好发于趾间,尤其是第3、4和4、5趾间。因局部潮湿多汗,利于真菌生长,表皮角质层被真菌分解,角质层松软,表皮发白,基底潮红,有渗液,瘙痒剧烈,容易继发细菌感染。可先用硼酸溶液湿敷,干燥后外用抗真菌药,如硝酸咪康唑乳膏、益康唑乳膏、克霉唑乳膏,同时注意保持足部干燥,避免搔抓,若有细菌感染可口服阿莫西林。
3、鳞屑角化型足癣:常发生在足跟、足跖及其侧缘。由于真菌长期慢性感染,皮肤角质层增厚、粗糙、脱屑,冬季易发生皲裂,疼痛明显。可外用角质剥脱剂,如水杨酸软膏,配合抗真菌药,如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卢立康唑乳膏、环吡酮胺乳膏,还可口服伊曲康唑、盐酸特比萘芬来增强疗效。
4、混合型足癣:同时具有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表现,症状较为复杂,治疗需综合考虑。根据不同症状选择相应的外用药物,如既有水疱又有糜烂,可先处理糜烂,再针对水疱用药,同时可口服抗真菌药,方法同上述类型。
5、体癣型足癣:足癣蔓延至足背、小腿等部位,表现为环状或多环状的红斑、丘疹,边缘有鳞屑,中央趋于消退。可外用复方苯甲酸酊、盐酸特比萘芬喷雾剂、盐酸阿莫罗芬搽剂,口服氟康唑、伊曲康唑等。
足癣类型多样,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应及时就医,不要自行盲目用药,谨遵医嘱,以免延误病情。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