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中医科

肠梗阻针灸治疗方法是什么

医生头像

余晓阳 主任医师中医学

三级甲等重庆市中医院

对于肠梗阻的针灸疗法,首先是通过温阳通便和理气降逆的方法,然后再通过特定的穴位进行治疗,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对于肠梗阻的患者,如果想要接受针灸治疗,通常可以选择对大肠俞进行针灸,可以有效地刺激肠道的蠕动,达到消除积滞的效果,进而有助于缓解腹胀、肠鸣、便秘和腰脊痛等症状。
对于肠梗阻的治疗,针灸是一个可行的选择,其治疗原则包括温阳通便和理气降逆,可以选择的穴位有天枢、关元、气海、足三里、上巨虚和支沟。根据病情轻重可选用不同部位进行针刺治疗。为了治疗,需要对上述的穴位进行精准的针刺,并采用泻法。保持针刺时间三十分钟,每十分钟进行一次针刺,并结合中药温脾汤的调整进行内服。经过一次针灸治疗后,患者的腹胀和腹痛症状会有所缓解。一般在三五天之后腹鸣消失。在服用温脾汤加减的同时,如果感到吞咽困难并难以吞咽,应立即在双侧内关穴进行针刺,以便能够频繁地喝下去。三五分钟左右,腹内胀气消失。经过二十分钟的针刺后,三小时后通过腹部听诊可以听到长肠鸣音,但患者仍然没有便意。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考虑其他穴位,如天枢、气海、关元、足三里、上巨虚等,并同时服用上述药物两次煎煮。
患者需认识到针灸仅能作为肠梗阻的补充治疗手段,若出现水电解质失衡的状况,还需迅速进行药物干预。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