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在临床上是指孤独症。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儿童会出现交流障碍、语言障碍、重复行为等症状,需要接受系统的训练和干预。临床上常见训练原则包括个体化训练、多重教学方式、贯彻奖惩制度、家庭支持、地域化训练五种。具体内容如下:
1、个体化训练:每个孤独症儿童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训练计划需要根据儿童的情况进行个性化制定。训练要贴近其生活和感兴趣的方面,家长和专业人士应共同制定可行的训练目标。
2、多重教学方式:孤独症儿童具有重复行为,难以接受新的事物和信息。因此在训练中需要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比如视觉教学、口头语言、听觉训练、游戏仿真等,帮助儿童逐渐接受新的知识和技能。
3、贯彻奖惩制度:孤独症儿童需要明确有关良好品德和不良行为的后果。在训练中,鼓励良好的行为和表现,用奖励的方式加以强化。同时,不良的行为也需要被及时发现,反思行为的结果,并对其进行惩罚,以刺激儿童的积极性。
4、家庭支持:由于训练需要持续一段时间,家长在训练中的作用是比较重要的。家长应了解训练知识,交流训练经验,给予支持和鼓励,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引导儿童重视好的行为和习惯。
5、地域化训练:儿童与其他年龄相仿的儿童进行交往和合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训练方法,有利于改善不适症状,促进病情的好转。
家长发现儿童存在异常情况时,应及早就医进行相应的治疗,有利于提高孤独症儿童社交、沟通、生活和学习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让儿童更好地适应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