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妇产科

月经红色黏稠物是什么

医生头像

刘泽群 主治医师妇产科学

三级甲等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月经出现红色黏稠物可能是正常子宫内膜脱落、子宫内膜炎、黏膜下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凝血功能异常等因素所致。建议患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日常护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的方式进行处理。
1、正常子宫内膜脱落:月经是由于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形成。在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会逐渐增厚,当激素水平变化时,内膜会脱落并伴有血液排出。较大块的内膜组织与血液混合,就会呈现红色黏稠状,这是正常生理现象,无需特殊治疗,注意经期卫生,勤换卫生巾,保持外阴清洁即可。
2、子宫内膜炎: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子宫内膜引发炎症。炎症刺激会使子宫内膜充血、水肿,局部组织坏死脱落增加,与月经血混合,导致月经出现红色黏稠物,还可能伴有腹痛、月经经期延长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甲硝唑片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3、黏膜下子宫肌瘤:肌瘤向子宫腔内生长,使子宫腔内膜面积增大,子宫收缩受影响。月经来潮时,子宫内膜剥脱面积大且不易收缩止血,出血量增多且血液易凝结成块,呈现红色黏稠状,还可能出现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表现。可根据病情采取宫腔镜下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子宫动脉栓塞术等手术治疗。
4、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在经期,异位的内膜组织也会出血,导致月经量增多,出血与正常月经血混合,形成红色黏稠物,常伴有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孕三烯酮胶囊、达那唑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缓解症状,病情严重者需行子宫切除术等手术治疗。
5、凝血功能异常:如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缺乏等,会使血液凝固机制出现问题。月经期间,出血不容易凝固,导致月经量增多且呈红色黏稠状,可能还会有皮肤瘀斑、鼻出血等其他部位出血倾向。患者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如血小板减少可使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等药物治疗,必要时补充相应凝血因子。
月经期间,患者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紧张和焦虑;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饮食宜清淡,避免食用辛辣、生冷、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