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不存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最高的间隙,通常多发于腰4-腰5及腰5-骶1间隙。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发生退变,纤维环部分或者全部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患者通常会出现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麻木及马尾综合征等症状。
椎间盘退变、慢性劳损、妊娠、腰椎发育异常、长期伏案工作、过度劳累等因素均有可能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见于20-50岁的人群。多数情况下,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在腰4-腰5,以及腰5-骶1间隙。
如果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需要积极接受治疗,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可以进行生活管理、物理治疗以及药物治疗,比如保持正确的站姿、坐姿,适当活动,锻炼腰部肌肉力量,还可以进行针灸、按摩、牵引等物理治疗,或者是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片、氯唑沙宗片等药物,可以减轻疼痛,松弛肌肉。
但是,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反复发作,经过上述治疗后效果不佳,并且病情持续加重,则需要考虑进行手术治疗,比如脊柱内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半椎板切除术、全椎板切除术等,也可以改善不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