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出汗反复发作,可能是心虚胆怯、心血不足、阴虚火旺、心阳不振、水饮凌心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
1.心虚胆怯:体质虚弱,心气不足,胆气怯弱,平素心虚胆怯之人,易受惊恐,惊则气乱,心神不能自主,故心悸不安。胆气不宁,决断无权,易致善惊易恐。心虚则气血不足,腠理不固,故易出汗。可采用宁神定志丸加减以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平时应避免惊恐刺激,保持心情平和。可进行一些舒缓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
2.心血不足:劳神过度,或失血过多,伤及心血,心血亏虚,心失所养,故心悸。血不养心,心神不宁,且血虚不能固摄津液,故易出汗。常伴有头晕目眩,面色无华等症状。可用归脾汤加减以补血养心,益气安神。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可多食用一些补血的食物,如红枣、桂圆、猪肝等。
3.阴虚火旺:久病体虚,或房劳过度,耗伤肾阴,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心火独亢,热扰心神,故心悸。阴虚火旺,逼津外泄,则汗出。常伴有心烦失眠,五心烦热等症状。可使用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加减以滋阴降火,养心安神。避免熬夜,节制房事。可多吃一些滋阴的食物,如百合、麦冬、银耳等。
4.心阳不振:久病体虚,或过食生冷,损伤心阳,心阳虚衰,无以温养心神,故心悸。阳虚不能固表,故出汗。常伴有畏寒肢冷,面色苍白等症状。可选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加减以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注意保暖,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可适当晒太阳,以补充阳气。
5.水饮凌心:脾肾阳虚,水饮内停,上凌于心,阻遏心阳,故心悸。水饮外溢,故出汗。常伴有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可用苓桂术甘汤加减以振奋心阳,化气行水。饮食宜清淡,避免食用油腻、过咸的食物。可适当进行艾灸,如艾灸关元、足三里等穴位,以温阳利水。
如果心悸出汗反复发作且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使用药物时要谨遵医嘱,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