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中医科

肝气犯胃频繁嗳气

医生头像

余晓阳 主任医师中医学

三级甲等重庆市中医院

肝气对胃的侵犯导致频繁的嗳气,通常是因为肝气郁结侵犯胃后,胃气上逆更为严重的表现,因此频繁的嗳气通常是肝气郁滞、胃气上逆更为严重的结果。患者在临床中经常会发现有一部分人出现了胃痛、腹胀等症状,但由于缺乏有效方法对其加以处理,从而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遵医嘱服用中成药进行治疗,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从中医的角度看,肝是木的代表,脾是土的代表,脾胃是人体的内外经络。基于五行之间的相克原理,木可以克制土。因此,肝气的郁滞经常会引发胃部的不适,导致胃气逆流,从而引发频繁的嗳气。若肝疏泄太过或不及,则气机不畅,气滞血瘀而产生疼痛。肝郁对胃的侵扰不仅会引发嗳气,还可能因为肝经在胁肋部的流动而导致胁肋部出现胀痛的症状。此外,肝主疏泄、主藏血的功能也是正常的,如果肝失条达、气血失调或情志不舒都可导致气机逆乱、气滞血瘀,从而产生胃脘痛的现象。当肝气郁结侵犯胃部,导致胃气阻塞时,可能会出现胃胀、胃痛、恶心和呕吐等不适症状。当肝胃郁积并转化为火时,可能会出现口苦、反酸和烧心等症状。此外,肝郁犯脾胃时还可伴有食欲不振、腹胀、腹痛、大便不调以及情志异常等现象,这些都是肝郁犯脾胃所产生的常见临床症状。情绪与肝气的调节能力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当肝气侵犯胃部时,患者可能会表现出脾气急躁、情绪低落、频繁叹息等症状,并可能伴有舌色偏红、舌苔偏白或偏黄、脉象弦等症状。
针对由肝郁引起的频繁嗳气症状,常用的药方主要是柴胡疏肝散配合旋覆代赭汤,而常用的中成药则包括舒肝和胃丸、木香顺气丸、气滞胃痛颗粒和胃苏颗粒等。具体的用药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由医生来决定。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