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唐筛主要检查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疾病的风险概率,建议孕妇孕期务必按医嘱规范进行唐筛检查,若对检查过程、结果有疑虑,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
唐氏综合征,是因染色体数目异常,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所致,会引发胎儿智力障碍、特殊面容、生长发育迟缓及多器官畸形等严重问题。唐筛作为一项重要的产前筛查手段,旨在提前预估胎儿患病风险,助孕妇早做准备。孕早期唐筛通常在11-13周+6天开展,核心检查项目包含两项血清学指标,即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同时搭配胎儿颈部透明层(NT)的超声测量。hCG由胎盘滋养层分泌,正常妊娠时按特定规律变化,在唐氏胎儿孕妇体内,其水平或高或低,偏离常规走势;PAPP-A浓度正常会稳步上升辅助胎盘成长,出现唐氏儿情况则增长态势异常。NT是胎儿颈后部皮下积聚的无回声液体带,厚度若超出正常区间,预示染色体异常风险升高。孕中期唐筛多在15-20周进行,检测甲胎蛋白(AFP)、hCG、游离雌三醇(uE3)等指标,AFP由胎儿肝脏与卵黄囊合成,唐氏儿孕妇该指标常偏低,综合各项指标水平波动,借助专业风险评估软件,算出胎儿患唐氏综合征及部分其他染色体病的风险程度。
日常护理上,唐筛检查前正常饮食即可,无需刻意空腹,但应避免高油脂、高糖食物,检查后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耐心等待结果,若提示高风险别慌张,配合医生做羊水穿刺等进一步确诊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