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生完还是高,可能是原有高血压基础疾病、肾脏功能受损、内分泌失调、心理压力过大、肥胖等所致,建议及时就医诊治。
1.原有高血压基础疾病:妊娠前可能就有潜在的高血压,妊娠期加重,产后未能恢复。需长期监测血压,调整生活方式,低盐饮食,适当运动。药物可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拉贝洛尔片、甲基多巴片等控制血压。
2.肾脏功能受损:妊娠期高血压可能对肾脏造成损害,影响血压调节。需检查肾功能,若有异常,进行相应治疗。可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片(产后哺乳期间慎用)、依那普利片等,同时保护肾脏功能。
3.内分泌失调:产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血压。调整生活方式的同时,可观察一段时间,若血压持续高,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压药物,如厄贝沙坦片、氢氯噻嗪片等,但需考虑哺乳等因素。
4.心理压力过大:产后照顾宝宝等压力可能导致血压升高。需调整心态,家人给予支持。一般无需特殊用药,若血压过高可使用硝苯地平片、美托洛尔片等临时控制血压。
5.肥胖:孕期体重增加过多,产后肥胖可致血压难降。控制饮食,增加运动量,减轻体重。若血压仍高,可使用氨氯地平片、贝那普利片、吲达帕胺片等降压药物。
妊娠期高血压产后仍高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用药谨遵医嘱,不可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