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皮肤性病科

高烧后出疹子

医生头像

周怡 主治医师皮肤性病科

三级甲等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高烧通常是指高热。高热后出疹子,可能是痱子、胆碱能性荨麻疹、热性荨麻疹、药物过敏、川崎病等引起的,需要就医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1、痱子:主要在炎热的夏天出现,由于这一季节容易出汗和高温潮湿的环境,皮肤容易产生炎症反应。皮肤上可能会出现针尖般大小的红色小疹子,这些疹子排列紧密,并伴有刺痒和灼热感。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确保皮肤损伤区域保持干燥和清洁,饮食应清淡,并确保室内通风良好,避免皮肤损伤部位产生摩擦。此外,还可以遵医嘱采用炉甘石洗剂进行局部皮肤损伤的清洁,并口服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
2、胆碱能性荨麻疹:胆碱能性荨麻疹通常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运动、应急反应和饮酒等。当患者处于运动、情绪紧张、受热或饮酒的状态时,体内深层的温度会升高,这会导致胆碱能神经产生冲动,从而引发荨麻疹。此外,患者还会出现皮肤刺痛感、烧灼感和圆形丘疹性风团等症状,胆碱能性荨麻疹可能会导致高热后出现疹子。患者可以选择遵医嘱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片,或者选择使用硫酸阿托品注射液、丁溴东莨菪碱胶囊等抗胆碱能药物进行治疗。
3、热性荨麻疹:热性荨麻疹是由于温热环境的影响,导致身体内的神经介质被激活并释放,从而引发荨麻疹。这种症状通常表现为皮肤局部出现风团或斑块,并可能伴随着瘙痒感。因此,在高温之后出现的疹子很可能是热性荨麻疹的一种表现。当症状出现时,应配合医生使用左西替利嗪片、肤痒颗粒和复方甘草酸苷片等抗过敏药物进行治疗。
4、药物过敏:某些药物,如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等可能导致过敏反应,出现皮疹。一旦确诊为药物过敏,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接受抗过敏治疗,如遵医嘱口服盐酸异丙嗪片、依巴斯汀片等。严重者需紧急就医,避免出现更严重的过敏反应。
5、川崎病:川崎病是一种儿童常见的全身性血管炎,高热持续不退,皮疹为其典型症状之一。主要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片等药物,以减轻炎症反应,预防心血管并发症。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和护理。
如果患者在高热后出现皮疹,应尽快前往医院接受治疗,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不应私自服用。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