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痒后皮肤出现淤青可能是皮肤脆弱、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血管脆性增加、过敏性紫癜等原因所致。建议及时就医,遵医嘱处理。
1.皮肤脆弱:皮肤较薄、脆弱的人,抓痒时用力过大可能导致皮肤下毛细血管破裂,出现淤青,一般无其他明显症状。应避免用力抓痒,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维生素C片、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药物,增强毛细血管的韧性。
2.血小板减少:血小板数量减少可导致凝血功能异常,抓痒后容易出现淤青,还可能伴有鼻出血、牙龈出血等症状。应针对血小板减少的原因进行治疗,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甲泼尼龙片等治疗。
3.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友病等凝血因子缺乏性疾病可引起凝血功能障碍,抓痒后皮肤出现淤青,还可能伴有关节出血、肌肉出血等症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氨甲环酸注射液、酚磺乙胺注射液等药物止血。
4.血管脆性增加: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缺乏、长期服用某些药物等可导致血管脆性增加,抓痒后容易出现淤青。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维生素C、曲克芦丁片等药物,改善血管脆性。
5.过敏性紫癜:过敏等原因引起的过敏性紫癜,可表现为皮肤紫癜,抓痒后可能加重,还可能伴有腹痛、关节痛等症状。应避免接触过敏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治疗,同时可服用维生素C片改善血管通透性。
日常要注意避免搔抓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如果抓痒后皮肤出现淤青持续不消退或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