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外科

下鼻饲管的操作规程

医生头像

徐建威 副主任医师外科

三级甲等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下鼻饲管是一种通过鼻腔插入胃部以提供营养支持的方法,一般操作流程包括准备工作、插入下鼻饲管、确认位置、固定、进食和护理等。

1、准备工作:

在采取下鼻饲管前,需要告知患者与家属具体情况,告知风险与注意事项。患者在准备插入下鼻饲管前,需保持端坐位或半卧位,并将头部稍微仰起。医务人员需要准备下鼻饲管、饲料、注射器、水杯、纱布、润滑剂等器材。

2、插入下鼻饲管:

在插入下鼻饲管前,需要使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润湿纱布擦拭患者的鼻孔和鼻翼,保持鼻腔清洁。在下鼻饲管的末端涂抹适量的润滑剂,减少插入时的不适感。将润滑过的饲管从患者的鼻孔插入,向下推进,通常会经过鼻咽部和咽喉,插入胃部。

3、确认位置:

插入下鼻饲管后,需要确认其插入的位置,一般可以通过检查饲管长度、抽吸胃内容物、听取气体通过胃的声音等方式来确认位置。还可以通过轻轻吹气和听诊胃区来检查是否有气体通过饲管。

4、固定:

在将下鼻饲管插入至合理位置后,需要进行固定,可以使用固定器或者用敷贴带固定饲管。

5、进食和护理:

在完全插入下鼻饲管后,根据医生指导,输注适量的饲料或营养液,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下鼻饲管的操作有一定风险,应由医护人员进行操作,确保操作正确和安全。饲管插入过程中,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并咨询医生。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