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烂耳朵根部的原因包括湿疹、中耳炎伴发感染、局部皮肤破损继发感染、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若小孩出现此类情况应及时就医,遵医嘱用药。
1、湿疹:多因过敏、皮肤干燥等因素引起。耳部湿疹可导致耳朵根部皮肤发红、瘙痒,搔抓后容易出现糜烂、渗液,常呈对称性分布,边界不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炉甘石洗剂、地奈德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药物。
2、中耳炎伴发感染:当中耳炎病情较重,炎症蔓延至耳后根部时,可引起局部组织红肿、疼痛,若皮肤破溃则会出现溃烂现象。需要先治疗中耳炎,如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等。
3、局部皮肤破损继发感染:小孩玩耍时不小心抓伤耳朵根部,或者佩戴不合适的帽子等摩擦导致皮肤破损,若不及时处理,细菌感染后就会出现溃烂。可先用碘伏消毒,然后外用夫西地酸乳膏、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等抗生素药膏,必要时口服抗生素抗感染。
4、接触性皮炎:接触某些刺激性物质或过敏原,如劣质护肤品、金属饰品等,耳朵根部接触部位可出现红斑、丘疹、水疱,水疱破裂后形成糜烂面,伴有瘙痒或灼痛。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可外用糖皮质激素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等,口服抗组胺药物。
5、脂溢性皮炎:常见于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部位,耳朵根部也可能受累。表现为局部皮肤红斑、油腻性鳞屑,严重时可出现糜烂、渗液,有瘙痒感。可使用二硫化硒洗剂局部清洗,外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等,症状严重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药物治疗。
平时不要自行给小孩乱用药膏或偏方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或加重刺激。在治疗期间,要保持耳部清洁干燥,避免小孩搔抓,防止感染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