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指腹部。腹部痒一抓就起红疙瘩可能是荨麻疹、湿疹、疥疮、接触性皮炎、皮肤瘙痒症等所致,建议及时就医诊治。
1、荨麻疹:可能因食物过敏、药物过敏、接触过敏原或感染引发。因素导致机体免疫反应,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介质,使皮肤血管通透性增加,搔抓后出现红色风团样红疙瘩,瘙痒剧烈,皮疹此起彼伏,可在数小时内消退但易反复。可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抗组胺药。
2、湿疹:皮肤屏障受损,炎症细胞浸润,搔抓刺激神经末梢并加重炎症,形成红斑、丘疹等红疙瘩,瘙痒难耐。可外用氢化可的松乳膏、地塞米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糖皮质激素。
3、疥疮:由疥螨寄生皮肤引起,疥螨在皮肤角质层挖掘隧道并产卵,其分泌物、排泄物及尸体等刺激皮肤产生过敏反应,搔抓后腹部等皮肤薄嫩处出现丘疹、丘疱疹等红疙瘩。可外用复方硫黄乳膏、林旦乳膏、克罗米通乳膏等,同时对衣物、被褥等进行彻底消毒,密切接触者需同时治疗。
4、接触性皮炎:腹部皮肤接触某些物质,如化纤衣物、金属饰品、某些护肤品等,物质可能具有刺激性或引发过敏反应。接触部位的皮肤在搔抓后出现边界清楚的红斑、丘疹等红疙瘩。需避免接触致敏原,外用氧化锌软膏、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抗组胺药。
5、皮肤瘙痒症:多因皮肤干燥、年龄增长、内分泌失调、某些系统性疾病或精神因素引起。皮肤缺乏水分,神经末梢敏感性增加,搔抓后局部出现应激性的红疙瘩。可外用润肤剂,如凡士林、维生素E乳膏、尿素乳膏等,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缓解精神压力。
腹部痒一抓就起红疙瘩的原因众多,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详细检查,如过敏原检测、血常规、血糖等,以便明确病因并采取恰当治疗,避免延误病情,防止皮肤进一步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