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掉皮还痒,可能是皮肤干燥、鞋袜不透气、足癣、湿疹、汗疱疹等原因所致,需要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检查,通过日常护理、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处理。
1、皮肤干燥:环境干燥、水分摄入不足或过度清洁等,可能会导致脚部皮肤缺乏水分和油脂,角质层变得脆弱,容易脱落并引起瘙痒。通常没有其他明显症状。患者应注意保湿,可使用凡士林、维生素E乳等护肤品。
2、鞋袜不透气:长期穿着不透气的鞋袜,脚部出汗多,营造了潮湿闷热的环境,容易滋生细菌和真菌,刺激皮肤,除了掉皮和痒,可能还会有异味。患者要选择透气舒适的鞋袜,并勤更换。
3、足癣:足癣由真菌感染引起,如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主要是通过接触感染源,如共用拖鞋、毛巾等传播,表现脚部出现红斑、水疱、脱屑、瘙痒,严重时会有糜烂、渗液。患者可以外用硝酸咪康唑乳膏、盐酸特比萘芬乳膏、酮康唑乳膏等,但应该按医嘱使用。
4、湿疹:湿疹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皮肤炎症,可能与遗传、免疫、环境等有关,可能会导致脚部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脱屑、瘙痒,常对称分布。患者应避免刺激因素,按医嘱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如卤米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等药物。
5、汗疱疹:汗疱疹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精神因素、过敏、感染等有关,在脚底或脚趾侧缘出现水疱,水疱干涸后出现脱屑和瘙痒。患者可按医嘱外用炉甘石洗剂、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水杨酸软膏等,瘙痒严重时口服依巴斯汀片等药物。
此外,患者应该保持脚部清洁干燥,避免搔抓,以免引起感染。同时注意个人卫生,不与他人共用洗脚盆、毛巾等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