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预警分级及处理方法包括一级预警、二级预警、三级预警、四级预警、五级预警等,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
1.一级预警:产后出血量达到500-1000毫升,产妇生命体征基本平稳,可能出现轻微的心率增快(心率100-110次/分),血压略有下降但仍在正常范围低值以上(收缩压90-100mmHg)。此时应立即按摩子宫,促进子宫收缩,可采用单手或双手按摩法,持续按摩直至子宫收缩变硬,出血量减少;同时快速开放静脉通道,补充晶体液或胶体液,如乳酸林格氏液、羟乙基淀粉等,以维持血容量,预防休克发生;密切观察产妇的出血量、生命体征变化,每15-30分钟测量一次血压、心率、呼吸。
2.二级预警:产后出血量在1000-1500毫升,产妇心率明显增快(110-120次/分),血压下降至收缩压80-90mmHg,出现烦躁不安等轻度休克症状。需加大子宫收缩剂的使用剂量和频率,如缩宫素可静脉滴注并适当增加滴速,也可肌肉注射或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等强效宫缩剂;快速输血,补充红细胞悬液、血浆等,纠正贫血和凝血因子不足;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如有残留应及时清宫;持续心电监护,每10-15分钟记录生命体征一次,留置导尿管,观察每小时尿量,评估肾脏灌注情况。
3.三级预警:产后出血量超过1500毫升,产妇心率大于120次/分,血压低于收缩压80mmHg,意识模糊,处于重度休克状态。立即启动多学科抢救团队,包括妇产科、麻醉科、输血科、重症医学科等;在积极抗休克治疗的同时,迅速查找出血原因,若为子宫收缩乏力,可考虑行子宫动脉结扎术、B-Lynch缝合术等外科止血措施;若存在软产道裂伤,应及时准确地缝合止血;若怀疑凝血功能障碍,补充大量凝血因子,如冷沉淀、纤维蛋白原等,根据凝血功能检查结果调整用药;持续进行心肺复苏、机械通气等生命支持治疗,争分夺秒挽救产妇生命。
4.四级预警:产妇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按照标准的心肺复苏流程操作,胸外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每按压30次进行2次人工呼吸,如此反复进行;同时快速建立体外循环或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等高级生命支持技术,在复苏过程中持续寻找出血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止血处理,如开腹探查止血等;与家属充分沟通病情,告知抢救情况及预后,争取家属理解和配合。
5.五级预警:产妇心跳呼吸骤停且经过积极抢救30分钟以上仍无生命迹象。此时抢救团队应再次评估抢救效果,考虑是否停止抢救,但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如产妇年龄、家庭意愿、社会影响等,若决定停止抢救,应妥善处理后续事宜,包括尸体料理、家属心理疏导等,并对整个抢救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和总结,以便分析经验教训,提高今后对产后出血的救治水平。
产后应密切关注出血情况,医护人员按预警分级及时处理,产妇积极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