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岁孩子脸颊两侧长小粒粒可能是粟丘疹、毛周角化病、湿疹、痱子、接触性皮炎等所致,建议及时就医采取日常护理、药物治疗。
1、粟丘疹:可能与遗传、皮肤损伤等有关。皮肤的表皮或附属器上皮细胞在局部形成潴留性囊肿,表现为白色或黄白色坚实丘疹,表面光滑,顶部尖圆,无明显不适,多呈散在分布。一般无需特殊治疗,若影响美观,可由医生用针挑破丘疹表面皮肤,挤出内容物,或采用激光治疗去除。
2、毛周角化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导致毛囊口角化异常。脸颊两侧出现针尖至粟粒大小的毛囊性丘疹,顶端有角质栓,内含卷曲的毛发,肤色或淡红色,通常无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微瘙痒。可外用尿素霜、乳酸乳膏、维A酸乳膏等软化角质,改善症状,日常注意皮肤保湿。
3、湿疹:孩子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完善,接触过敏原,如某些食物、花粉、尘螨等,或受环境因素影响,如干燥、炎热、寒冷等,引发皮肤炎症。脸颊出现红斑基础上的小粒粒,常伴有瘙痒、渗出倾向,皮疹可呈多形性。可外用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乳膏、地塞米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盐酸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同时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皮肤清洁湿润。
4、痱子:在高温闷热环境下,孩子出汗过多且不易蒸发,汗腺导管堵塞,导致汗液潴留。脸颊两侧出现密集排列的小丘疹、小水疱,周围有红晕,有刺痒感或烧灼感,常成批出现。可外用痱子粉、炉甘石洗剂,脓痱可外用抗生素,如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保持室内凉爽通风,减少孩子出汗。
5、接触性皮炎:孩子脸颊接触到某些刺激性物质,如劣质护肤品、玩具上的化学物质等,引发过敏或刺激反应。局部皮肤出现红斑、丘疹,边界清楚,瘙痒明显,严重时可出现水疱、肿胀。首先要避免接触致敏原,外用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软膏、氢化可的松乳膏等,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非索非那定片等。
七岁孩子脸颊两侧长小粒粒原因多样,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诊断后,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以保障孩子皮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