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患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通常不会对寿命产生影响,但如果病情严重,也有可能危及生命,具体存活时间因人而异。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自身免疫功能异常导致的获得性出血性疾病,其病因与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感染、免疫因素等有关。患有该疾病后,通常会导致患者体内的血小板减少,出现皮肤黏膜出血、牙龈出血、鼻出血等症状,如果患者积极接受治疗,比如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醋酸地塞米松片、醋酸泼尼松片、利妥昔单抗注射液、艾曲泊帕乙醇胺片等药物,能调节免疫,减少抗血小板抗体的产生,促进血小板生成,通常不会影响患者的寿命。
但是,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或者没有进行治疗,导致血小板进一步减少,还有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泌尿系统出血、脑出血等情况,则有可能会危及生命,不过患者具体的存活时间会受到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
患者平时应卧床休息,不要剧烈运动,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过于激动,引起脑出血。饮食上应尽量不吃坚硬、带刺的食物,防止损伤消化道,引起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