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中医科

大黄,黄芩,黄柏,栀子有什么作用

医生头像

王燕 主任医师中医学

三级甲等中日友好医院

大黄、黄芩、黄柏、栀子是四味不同的中药,其作用存在一定差异,具体分析如下:
1、大黄:该药物味苦、性寒,通常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作用,还有助于逐瘀通经,可用于治疗淋证、瘀血诸证、湿热痢疾等疾病,有益于改善目赤肿痛、咽喉疼痛、便秘等不适症状。需注意,大黄具有较强的活血作用,若处于经期、孕期,通常忌用该药物,以免出现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流产等情况。
2、黄芩:此药物苦寒,入肺、胆、脾、大肠、小肠经,一般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适用于肺热咳嗽、高热烦渴、湿热痞满等情况,若用药者在孕期有胎动不安的现象,通常也可使用黄芩来安胎。但是,由于黄芩属于性寒之物,若用药者存在脾胃虚寒的情况,通常不宜服用该药物,以免加重病情。
3、黄柏:此药物入肾、膀胱经,通常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湿热带下、痿证、黄疸、湿疹等病证,对于热淋涩痛、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等症状也有一定的改善效果。需注意,黄柏苦寒,易伤胃,如果已经出现脾胃虚寒的情况,通常忌服该药物。
4、栀子:该药物归心、肺、三焦经,一般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改善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等症状,对于火毒疮疡、热病心烦等情况也有一定的疗效。如果用药者存在大便溏稀的情况,通常不可用栀子,以免刺激脾胃,防止病情加重。
如果需要使用上述中药,用药者应遵照医嘱控制药物用量,不可盲目调整药物剂量。若用药后有明显不适,应及时停用相关药物,并尽快将情况告知专业医生,以便于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