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力子宫就出血,可能是先兆流产、胎盘前置状态或前置胎盘、宫颈病变、子宫收缩乏力、子宫内膜炎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
1.先兆流产:在孕早期,胚胎着床尚不稳固,孕妇若用力过猛,比如搬重物、剧烈咳嗽、用力排便等,会使腹压急剧升高,刺激子宫产生收缩,进而导致胎盘与子宫壁之间出现轻微分离,造成毛细血管破裂出血。一般出血量较少,呈点滴状或少量鲜血,常伴有下腹隐痛、腰酸等症状。此时孕妇需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并尽快就医,通过超声检查查看胚胎发育状况,必要时遵医嘱进行保胎治疗,如补充孕酮等药物。
2.胎盘前置状态或前置胎盘:胎盘位置异常,附着在子宫下段,靠近或覆盖宫颈内口。孕妇用力时,子宫下段拉伸,胎盘与子宫壁之间发生错位,容易引发血管破裂出血,出血量多少不定,可为暗红色陈旧血或鲜红色血液,多数情况下无明显腹痛或仅有轻微坠胀感,且这种出血可能反复发生。孕期务必避免剧烈运动和用力,定期通过超声监测胎盘位置,临近分娩时,依据胎盘具体情况,医生通常会建议剖宫产,以确保母婴安全。
3.宫颈病变:如果孕妇孕前就存在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宫颈息肉等宫颈病变,妊娠后,体内激素变化使宫颈组织变得更为脆弱,在用力的情况下,如同房后、妇科检查后或用力咳嗽时,病变部位的血管容易破裂出血,血色鲜红,出血量一般较少。需要进行妇科检查明确诊断,若为宫颈息肉,可在孕中期权衡利弊后,视情况予以摘除,孕期要格外注意个人卫生,防止感染。
4.子宫收缩乏力:多见于产后阶段,分娩过程中,产妇若体力消耗过度、产程过长、子宫因多胎妊娠或羊水过多而过度膨胀等,都可能导致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哪怕只是轻微用力,如起身、抱孩子等日常动作,都可能引起子宫出血,出血量往往较多,呈暗红色,伴有血块,产妇常伴有面色苍白、心慌、头晕等症状。此时应立即按摩子宫、使用宫缩剂促进子宫收缩,快速止血,必要时可能需要输血来补充血容量。
5.子宫内膜炎:孕期或产后,若感染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引发子宫内膜炎,炎症刺激使得子宫内膜充血、水肿,用力时,内膜中的血管容易破裂出血。常伴有发热、腹痛、恶露增多且有异味(产后)或白带异常(孕期)等症状。一旦出现这些情况,需及时就医,进行血常规、分泌物检查以明确病原体,然后遵医嘱应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当出现一用力子宫就出血的情况时,孕妇或产妇应立即停止用力,原地平卧休息,仔细观察出血量、有无腹痛等伴随症状,并迅速联系家人送往医院。日常要注意避免过度用力,保持大便通畅,孕期按时产检,产后注意休息,合理饮食,促进身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