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痒痒一挠就起块状疙瘩可能是皮肤干燥、人工性荨麻疹、急性湿疹、虫咬性皮炎、感染性荨麻疹等因素引起的,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前往正规医院就诊检查,通过日常护理、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处理。
1、皮肤干燥:气候干燥、孩子皮肤保湿不足,出现皮肤缺水,屏障功能减弱,搔抓时容易出现块状疙瘩,可能伴有脱屑。处理方式主要是加强皮肤保湿,使用温和的润肤霜。一般无需用药,若瘙痒明显,家长可在医生指导下给孩子外用维生素E乳、尿素软膏、蛇脂软膏等。
2、人工性荨麻疹:孩子皮肤较为敏感,搔抓等机械刺激使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物质,引起皮肤风团样块状疙瘩,通常在刺激停止后很快消退,可能伴有皮肤划痕征阳性。家长可在医生指导下给孩子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溶液、氯雷他定糖浆、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等抗组胺药物。
3、急性湿疹:过敏体质、接触过敏原等因素可能诱发急性湿疹,搔抓后加重炎症反应,出现块状疙瘩,还可能伴有红斑、水疱、渗出等症状。家长可在医生指导下给孩子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氧化锌软膏等药物。
4、虫咬性皮炎:蚊虫叮咬孩子皮肤,其唾液中的某些物质引起过敏反应,搔抓后症状加重,形成块状疙瘩,可能伴有红肿、瘙痒。家长要注意环境卫生,同时可在医生指导下给孩子外用炉甘石洗剂、丹皮酚软膏、复方薄荷脑软膏等药物。
5、感染性荨麻疹:细菌、病毒等感染因素出现孩子免疫功能紊乱,引发荨麻疹,搔抓时风团更明显,可能伴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家长可在医生指导下给孩子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肟颗粒等控制感染,同时口服抗组胺药如盐酸西替利嗪滴剂、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等。
此外,家长要给孩子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保持室内清洁通风,避免孩子接触过敏原,有助于症状的缓解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