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个体出现低热且冷得发抖的情况时,通常意味着身体正在经历体温上升期。这是因为体内炎症介质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得体温调定点升高,机体试图通过寒战(即肌肉不自主收缩)来增加产热以达到新的体温设定点。此时,患者会感到寒冷和颤抖。建议患者通过保暖、补充水分、休息、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处理。
1.保暖:首先确保患者的环境温度适宜,穿上暖和的衣物,尤其是覆盖好手脚和腹部,使用被子或毛毯保持温暖。
2.补充水分: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发热会使身体失水,因此要鼓励患者多喝水或者淡盐水、电解质饮料以防脱水。并且充足的水分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和体温调节。
3.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长时间熬夜、过度劳累,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促进身体尽快恢复正常。
4.药物治疗:低热期间一般不建议患者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来治疗,容易导致体温进一步下降,不利于自身健康。此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昔洛韦胶囊、头孢氨苄甲氧苄啶片、利巴韦林片等药物来治疗,具有抗病毒、抗菌的效果,在病因控制得当的情况下,体温大多会恢复正常。
此外,如果症状持续不减或者加重,应及时就医,做进一步的检查以明确病因,然后进行针对性治疗。平时应保持清淡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