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宝宝一到晚上睡觉就抓痒可能是痱子、婴儿湿疹、接触性皮炎、疥疮、蛲虫病等因素所致。建议患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日常护理、药物治疗的方式进行处理。
1、痱子:痱子是夏季或炎热环境下常见的表浅性、炎症性皮肤病。宝宝汗腺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在闷热环境中,汗液不易蒸发,导致汗腺导管堵塞,引起痱子,使皮肤出现密集的小丘疹、水疱等,伴有瘙痒,尤其在晚上睡觉时,因被窝温度升高,瘙痒感会更明显。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使用炉甘石洗剂、痱子粉(主要成分为滑石粉等)、藿香正气水(稀释后外用)等进行缓解。
2、婴儿湿疹:婴儿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内外因素引起的过敏性皮肤炎症。可能因遗传、食物过敏、环境等因素诱发,皮肤会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多形性皮疹,瘙痒剧烈,晚上宝宝注意力集中,更容易因瘙痒而抓挠。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氧化锌软膏、氯雷他定糖浆等药物进行治疗。
3、接触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接触外界物质后,在接触部位发生的炎症性反应。宝宝皮肤娇嫩,接触到某些刺激性物质如化纤衣物、洗涤剂残留等,可引发接触性皮炎,局部皮肤出现红斑、肿胀、丘疹,瘙痒难耐,夜间安静状态下更易察觉不适而搔抓。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使用地奈德乳膏、盐酸西替利嗪滴剂、维生素C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疥疮:疥疮是由疥螨在人体皮肤表皮层内引起的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宝宝若接触了疥疮患者或被疥螨污染的物品,容易被感染,疥螨在皮肤内挖掘隧道并产卵,会引起皮肤剧烈瘙痒,尤其是在夜间,疥螨活动频繁,瘙痒会加剧,还可能出现丘疹、水疱等症状。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使用硫软膏、克罗米通乳膏、林旦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
5、蛲虫病:蛲虫病是由蠕形住肠线虫寄生于人体肠道而引起的传染病。蛲虫常在夜间爬出肛门产卵,刺激肛门周围皮肤,引起瘙痒,宝宝会不自觉地搔抓,还可能伴有睡眠不安、磨牙等症状。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口服阿苯达唑颗粒、甲苯咪唑片、枸橼酸哌嗪糖浆等药物进行驱虫治疗。
此外,家长要注意给宝宝穿着宽松、透气、纯棉的衣物,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适宜,勤换床单被褥并清洗晾晒。避免宝宝接触可能的过敏原和刺激性物质,注意宝宝的个人卫生,勤洗手,修剪指甲,防止搔抓引起皮肤破损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