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处反复结痂扣掉后红红的,可能是脂溢性皮炎、头皮银屑病、头皮湿疹、头皮毛囊炎、头癣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
1.脂溢性皮炎:头皮的皮脂腺分泌旺盛,当内分泌失调、皮脂腺功能亢进时,会产生过多油脂。马拉色菌等微生物在油脂丰富的环境中大量繁殖,引发炎症。炎症刺激头皮,出现红斑、油腻性鳞屑,搔抓后结痂,反复抠挠导致局部皮肤破损、发红。可使用二硫化硒洗剂(抑制马拉色菌,减少油脂分泌)、酮康唑洗剂(抗真菌,缓解炎症)、维生素B6片(调节油脂分泌)。同时要注意保持头皮清洁,避免过度搔抓。
2.头皮银屑病:与遗传、免疫等因素有关。患者头皮角质形成细胞增殖过快,表皮更替时间缩短,大量鳞屑堆积。搔抓后鳞屑脱落、皮肤破损、结痂,反复抠掉痂皮后,露出红色的基底。可外用卡泊三醇搽剂(抑制皮肤细胞增生,减轻炎症)、哈西奈德溶液(抗炎、止痒)、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抑制表皮细胞增殖,有较强的抗炎作用)。日常需避免精神紧张,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3.头皮湿疹: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如接触过敏原、精神紧张、搔抓等。头皮出现丘疹、水疱,搔抓后破溃、渗出,渗出物干燥后形成痂皮。反复抠掉痂皮会刺激皮肤,导致局部发红。可使用地塞米松乳膏(抗炎、抗过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减轻炎症反应)、氯雷他定片(缓解瘙痒,减少搔抓)。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如某些洗发水等。
4.头皮毛囊炎:头皮毛囊受到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或真菌侵袭,发生炎症。炎症初期为毛囊性丘疹,之后可发展为脓疱,脓疱破裂或干涸后结痂。抠掉痂皮后,炎症部位呈现红色。针对细菌感染可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抗菌消炎)、夫西地酸乳膏(抑制细菌生长)、口服头孢呋辛酯片(抗感染);若是真菌感染,使用盐酸特比萘芬乳膏(抗真菌)、益康唑乳膏(抑制真菌)、伊曲康唑胶囊(抗真菌,用于严重病例)。注意保持头皮清洁,不要挤压。
5.头癣:皮肤癣菌感染头皮和头发,破坏头皮角质层和毛囊。病变处头皮出现红斑、丘疹、鳞屑,伴有断发。搔抓后易结痂,反复抠掉后局部皮肤发红。可外用联苯苄唑乳膏(抗真菌)、特比萘芬喷雾(抑制真菌生长)、灰黄霉素片(口服抗真菌,适用于多种癣病)。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对使用过的毛巾、帽子等物品进行消毒。
使用上述药物时一定要谨遵医嘱,若头皮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如出现肿胀、疼痛、发热等,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