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内科

凝血酶原活动度偏高怎么回事

医生头像

王相华 主任医师内科

三级甲等山东省立医院

凝血酶原是血液凝固因子之一,凝血酶原活动度偏高可能与处于妊娠期、高脂血症、维生素K缺乏症等因素有关,建议患者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具体内容如下:
1、处于妊娠期:凝血酶原活动度在临床上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如果患者经过检查后,存在凝血酶原活动度检查结果偏高的问题,则需要考虑是否与生理因素有关。当患者处于妊娠期时,为避免产后出血过多,血液通常会呈现高凝状态,就可能会有这种检查结果。患者不用过于紧张,这是比较常见的情况,无需特别处理。
2、高脂血症:遗传、生活习惯不佳等因素可能会造成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液粘稠度通常会增高,可能会有凝血酶原活动度升高的检查结果,还可能会有头晕、乏力、黄色瘤等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瑞舒伐他汀钙片、洛伐他汀片、辛伐他汀分散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维生素K缺乏症:维生素K缺乏症是指由于维生素K缺乏导致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活性低下,并能被维生素K所纠正的出血,患者的凝血酶原活动度通常会偏高,伴随鼻出血、牙龈出血、呕血等症状。建议患者尽快就医,遵医嘱补充维生素K,比如维生素K1片、维生素K1注射液等。
另外,肝硬化也可能会造成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