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大小的宫颈息肉的处理方法包括观察随访、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摘除、生活方式调整等,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
1.观察随访:若首次发现绿豆大小的宫颈息肉,且患者无任一不适症状,如阴道异常出血(性交后出血、经间期出血)、白带增多等,可暂不做特殊处理,选择观察随访。定期(每3-6个月)进行妇科检查、宫颈涂片及HPV、TCT检测,了解息肉生长情况及有无宫颈病变,因为部分小息肉可能长期不变化,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2.药物治疗:对于合并慢性宫颈炎,因炎症刺激导致息肉形成,且炎症处于活动期,白带增多、异味,有轻度宫颈充血时,可先采取药物治疗。使用抗生素栓剂,如甲硝唑栓、保妇康栓等,塞入阴道深部,每晚1次,按疗程用药,消除炎症,部分息肉在炎症控制后可能缩小或停止生长,后续持续观察。
3.物理治疗:若息肉反复引起少量阴道出血,虽体积小但给患者带来困扰,可考虑物理治疗。如激光治疗,利用激光的热效应,使息肉组织碳化、坏死、脱落,操作相对简单,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一般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术后需注意外阴清洁,避免同房1-2个月,防止感染。
4.手术摘除:当息肉持续生长、有恶变倾向,或患者对息肉存在心理负担,坚决要求去除时,即使绿豆大小,也可行手术摘除。通常在门诊,医生使用息肉钳,在直视下快速摘除息肉,送病理检查明确性质,术后同样要注意休息、外阴清洁,观察阴道出血情况,若出血多及时就医,1周内避免剧烈运动。
5.生活方式调整:无论采取何种处理方式,患者日常都应注意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避免不洁同房,注意个人卫生,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勤换内裤,保持外阴干燥,减轻宫颈局部刺激,预防息肉复发及宫颈炎症发生。
发现宫颈息肉,不要惊慌,配合医生完善检查,确定处理方案。用药遵医嘱,治疗期间避免同房,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定期妇科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