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上,可将疼痛划分为5种程度,牙疼的原因不同,程度就有所不同,其中龋病、慢性牙周炎等慢性疾病疼痛为0-Ⅰ度;急性牙髓炎、急性根尖周炎等急性炎症疼痛为Ⅱ度,但是具有个体差异性。
一、慢性疾病疼痛为0-Ⅰ度
1.龋病:口腔科常见病包括龋病,病变好发于磨牙,可能会出现牙疼的情况,还伴有牙齿白垩色无光泽、深褐色等症状,如果病情严重造成牙疼,一般程度在0-Ⅰ度,属于不痛或者轻度疼痛。患者可以通过冷敷、热敷交替的方式缓解疼痛,还要及时去医院采用银汞合金、复合树脂等材料补牙。
2.慢性牙周炎:慢性牙周病疼痛的程度就比较低,比如慢性牙周炎,是一种长期存在的牙周炎,还可能伴有牙龈红肿、牙菌斑以及牙结石等症状,疼痛程度也属于0-Ⅰ度,不会剧烈,轻度疼痛较多。患者可及时去医院进行龈上洁治、龈下刮治术等,如果对疼痛比较敏感,可以遵医嘱口服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洛索洛芬钠片等药物进行止痛。
二、急性炎症疼痛为Ⅱ度
1.急性牙髓炎:由细菌感染引起牙髓组织的急性炎症就是急性牙髓炎,通常发作比较急,容易出现剧烈疼痛,患者可能伴有难以入睡的症状,疼痛程度为Ⅱ度,属于中度疼痛。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片、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进行止痛,必要时进行根管治疗,可去除感染的牙髓组织并明显缓解疼痛。
2.急性根尖周炎:发生在根尖周围组织的急性炎症即为急性根尖周炎,主要表现为牙周膜充血、血管扩张、牙周组织充血等,还伴有牙疼的症状,疼痛程度也为Ⅱ度中度疼痛,相对来说症状比较明显。建议患者遵医嘱服用甲硝唑片、布洛芬片等药物治疗,必要时行根尖诱导成形术。
建议出现牙疼的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的口腔科就诊,通过口腔颌面部检查、口腔X光片检查、血常规等检查,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平时应该保持饮食清淡,避免吃过酸、过冷、过硬的食物,重视口腔清洁,有助于减少局部刺激、缓解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