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传染科

猩红热属于哪类传染病

医生头像

蒋卫民 主任医师感染中心

三级甲等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猩红热属于乙类传染病,是由于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破损的皮肤、产道等方式进行传播,其主要传染源是猩红热患者和带菌者。人群普遍易感,以5至15岁儿童居多。通常可应用药物进行治疗,并注意日常护理。
猩红热主要表现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等。少数猩红热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比如中毒性休克,或者是由于变态反应对心、肾、关节造成损害,有时甚至会引发风湿性肾炎、风湿性心脏病等疾病。一般在病后2-3周,多数患者经过规范合理的治疗可以痊愈。
在治疗上,通常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红霉素肠溶片、头孢克肟胶囊、复方磺胺甲噁唑片等,一般建议治疗7-10天,通常能有效的杀灭细菌,避免并发症的发作。在日常护理上,应注意水分的补充,可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注意休息,保持空气的流通。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